• 涉警信息
  • 舆情研究
  • 舆情产品介绍
  • 征订咨询
涉警信息更多>>
舆情研究
  • 突发事件后政务新媒体该怎么做?

    突发安全事件后,政务新媒体该如何正确介入表达,有以下六要六不要,既不能觉得与己无关,因无为而忽视共情心理,也不能草率而行,做出越...[详细]

  • 正能量报道如何避免负效果?

    平日里,不少新闻标题令人感动!这些发现生活真善美,传递社会正能量的报道温暖了人心。但令人难以接受的正能量标题也不少见。“双目失明...[详细]

  • 实名视频举报类舆情的特点及应对

    手持身份证,拍摄视频,以个人讲述方式述说被侵害被损害情况,控告伤害者或者对处理主责部门的态度、力度、结果表达不满和质疑,这种实名...[详细]

  • “算法误导”可能是至今仍被忽视的严重问题

    “算法误导”可能是一个至今仍被忽视的问题。令人担忧的是,如果大数据算法规则被一些不良群体或敌对组织利用,后果可能不堪设想。[详细]

  • “舆情领导力”:舆情治理研究的新视角

    “舆情领导力”是指政府作为领导者,调动和建构各种积极因素,有效引导和激励多元治理主体,共同实现治理目标的能力总和。舆情领导是一个...[详细]

  • 透过近期两大热点追踪“舆论失焦”的脉络

    从宏观角度来看,舆论或许从来没有一个稳固的焦点,而是在求新、从众、寻乐等复杂心态的驱使下不断游离,而从具体事件来看,舆论的关注点...[详细]

更多资讯
征订咨询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10120170043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ICP证110452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广媒)字第190号
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(总)网出证(京)字第122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[2017]2988-354号 备案序号:京ICP备06005459号-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130016号
本网法律顾问:北京市凯亚律师事务所 董来超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10-83731505
X